【英文名】:Coicis Semen
【來源】:【植物形態】: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叢生,多分枝。葉互生;葉片線狀披針形,兩面光滑,邊緣粗糙。總狀花序腋生成束;雄小穗復瓦狀排列于穗軸之每節上;雌小穗包于卵形硬質的總苞中,總苞灰白色或藍紫色,堅硬而光滑,有光澤,花有3枚退化雄蕊殘跡;雌蕊1,柱頭2裂。穎果圓珠狀。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藥材性狀】:廣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8毫米,寬3~6毫米,頂端鈍圓,基部略寬而微凹,內有淡棕色點狀種臍。表面乳白色,平滑,偶有殘留的淡棕色種皮;背面圓凸,腹面有一較寬而深縱溝,寬約2毫米,溝內常留有淺棕色種皮。質堅實,斷面平坦,白色,富粉性。氣微,味淡,微甜。
【臨床應用】:用量10~30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用治水濕停蓄之水腫、小便不利、淋濁、腳氣浮腫、脾虛泄瀉、濕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或痿弱無力、肺癰、咳吐膿痰、腸癰等。
【化學成分】:本品含薏苡仁酯、棕櫚酸、亞油酸、薏苡多糖A、薏苡多糖B、薏苡多糖C等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鼻中生瘡:用薏苡仁、冬瓜煎湯當茶飲。(《古人集驗方》) ②治乳巖:玄胡索、薏苡仁各15克。黃酒二鐘,煎一鐘。空心服,出汗即驗。(《外科大成》乳巖方) ③治丘疹性蕁麻疹:薏苡仁50克,赤小豆50克,大棗15個,紅糖30克。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3劑為1個療程。[《廣州中醫學院學報》1986,3 (1):16苡仁赤小豆湯]
【藥理研究】:抑制骨骼肌收縮;小劑量興奮呼吸中樞,大劑量抑制呼吸中樞;降血糖;促排卵;抑制胰蛋白酶等。目前普遍認為薏苡中一定配比的飽和脂肪酸在抗癌方面起主要作用。藥理實驗還證明,本品有抑制骨骼肌收縮、解熱、鎮痛、抗炎、抗腫瘤和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還能輕度降低血糖。
【藥材性狀】:廣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8毫米,寬3~6毫米,頂端鈍圓,基部略寬而微凹,內有淡棕色點狀種臍。表面乳白色,平滑,偶有殘留的淡棕色種皮;背面圓凸,腹面有一較寬而深縱溝,寬約2毫米,溝內常留有淺棕色種皮。質堅實,斷面平坦,白色,富粉性。氣微,味淡,微甜。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淡。歸脾經、胃經、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