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Herba Clerodendranthi Spicati。
【來源】:唇形科植物貓須草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C.Y.Wu.的全草。
【植物形態】:多年生直立草本。莖被短柔毛。葉對生,有柄;葉片紙質,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頂端漸尖或稍鈍頭,基部闊楔尖,兩面被短柔毛,邊緣有齒缺。夏、秋季開花,花淡紫色或白色,排成頂生總狀花序,此花序系由多個輪傘花序復合而成,萼鐘形,結果時增大,被微柔毛和腺點,檐部二唇形,上唇圓形,下唇4裂,2中裂片顯然較長,均芒尖,花冠被微柔毛,管狹圓筒狀,冠檐上唇闊大,伸展,下唇直立,較狹;雄蕊4枚,生于喉部,花絲伸出花冠之外,形似貓須。小堅果卵形,深褐色,表面有網紋。
【藥材性狀】:莖枝方柱形,節稍膨大,老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縱皺紋或縱溝,斷面木質,周圍黃白色,中央髓部白色;嫩枝對生于節上,紫褐色或紫紅色,被短小柔毛。葉對生,葉片皺縮,黃綠色至暗綠色,兩面均被小柔毛,質脆易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尖,基部楔尖,中部以上葉片邊緣有鋸齒,葉脈明顯,呈紫褐色。輪傘花序每輪6花,多脫落。氣微,莖味淡,葉味微苦。
【臨床應用】:用量50~100克,煎服;鮮品用量150~200克。用治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風濕性關節炎。
【化學成分】:【配伍藥方】:【藥理研究】:【藥材性狀】:莖枝方柱形,節稍膨大,老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縱皺紋或縱溝,斷面木質,周圍黃白色,中央髓部白色;嫩枝對生于節上,紫褐色或紫紅色,被短小柔毛。葉對生,葉片皺縮,黃綠色至暗綠色,兩面均被小柔毛,質脆易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尖,基部楔尖,中部以上葉片邊緣有鋸齒,葉脈明顯,呈紫褐色。輪傘花序每輪6花,多脫落。氣微,莖味淡,葉味微苦。
【性味歸經】:性涼,味微苦。歸腎經、膀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