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semen sapindi。
【來源】:【植物形態】:落葉喬木,高10~25厘米,樹皮黃褐色,小枝密生多數皮孔。雙數羽狀復葉互生,連葉柄長20~45厘米,小葉8~16片,互生或近對生,卵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而偏斜,全緣;具短柄。圓錐花序頂生或側生,密被黃褐色茸毛;花小,雜性,黃綠色;萼片5枚,兩側密生軟毛,雄花有雄蕊8,有退化子房;兩性花雄蕊小,不外露,子房卵形,柱頭3裂。核果球形,有棱,果皮黃色或棕黃色,肉質。種子球形,黑色而硬。花期6~7月,果期9~11月。
【藥材性狀】:呈球形,直徑約14毫米。外表黑色,光滑。種臍線形,周圍附有白色茸毛。種皮骨質,堅硬。無胚乳,子葉肥厚,黃色,胚粗壯稍彎曲。
【臨床應用】:用量3~10克。用治咳喘、咯痰不爽;咽喉腫痛、白喉、乳蛾;氣滯腹脹、疝氣脹痛;小兒疳積及蛔蟲病。此外,尚可治牙齦腫痛、皮膚癬瘡及滴蟲性陰道炎。
【化學成分】:含油,組成脂肪及類脂的脂肪酸有: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二十二碳烯酸等。非甘油酯部分得1-氰-2-羥甲基-1-丙烯-3醇。另含蛋白質、萜類、甾體皂苷、倍半萜苷等化學成分。
【配伍藥方】:①治喉痹:無患子,研,內喉中立開。(《普濟方》) ②治百日咳,感冒發熱:無患子果仁3枚。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③治哮喘:無患子種子研粉。每次6克,開水沖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④治小兒腹中氣脹:無患子仁3~14枚。煨熟食之,令放出矢氣即消。(《嶺南草藥志》) ⑤治牙齒腫痛:無患子30克,大黃、香附各30克,青鹽15克,泥固煅研,日用擦牙。(《普濟方》)
【藥理研究】:有降壓作用,同時有降低血膽固醇作用。
【藥材性狀】:呈球形,直徑約14毫米。外表黑色,光滑。種臍線形,周圍附有白色茸毛。種皮骨質,堅硬。無胚乳,子葉肥厚,黃色,胚粗壯稍彎曲。
【性味歸經】:性涼,味苦、微辛。有小毒。歸心經、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