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九月丁香_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_久久综合免费_色屁屁www影院入口免费观看

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找藥材
找藥材
中成藥
找資訊
找醫院
當前位置:首頁 > 中藥資訊 > 中藥種植
中藥禁忌 中藥養生 藥理分析 中藥種植 中藥偏方 中藥泡酒 中藥泡制 行業新聞 中藥鑒定 藥膳食療

絲瓜絡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時間:2021-09-17 15:17:06 作者:
【概述】絲瓜絡為較常用中藥材。始載于《本草綱目》。李時珍云:“此瓜老則筋絲羅織,故有絲瓜絡之名。……絲瓜老者,筋脈貫穿,旁隔連屬,故能通入脈絡臟腑,而去風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及治諸血癥病也。”將其形態療效述之頗詳。本品為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

概述】絲瓜絡為較常用中藥材。始載于《本草綱目》。李時珍云:“此瓜老則筋絲羅織,故有絲瓜絡之名。……絲瓜老者,筋脈貫穿,旁隔連屬,故能通入脈絡臟腑,而去風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及治諸血癥病也。”將其形態療效述之頗詳。本品為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acylindrica (L.)Roem的成熟果實的維管柬。令圍各地均產,以浙江慈溪所產質量最佳。多為栽培。

生長環境】絲瓜性喜雨量充沛的濕潤氣候。原產印度、中國。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選土地濕潤的沙質土壤為好,一般以半潮地或全潮地對絲瓜絡生長有利。若種在干燥的土地上,蔓脆弱,瓜矮小,生長不良。整地作畦的時間,以有無前作物而決定。旱地種植絲瓜,前作物以蠶豆、大蒜、洋蔥等為最宜。沒有前作物,于冬季整地,待冰凍后下種前再行整畦;有前作物的,在前作物下種時,應留好種絲瓜的隙,并深耕作畦,至春天每667平方米用塘泥750千克與泥土混合做成瓜墩,瓜墩中間開一孔穴,在移植時再用小刮子松土,施下缸巖。

2、直播與育苗:

(1)育苗法:分固定苗床與活動苗床兩種,通常多用活動苗床。清明前播種,首先將種子溫浸,約2小時后用濕布將種子包好,埋藏于堆肥內或灶門口催芽,經5~6天抽出白根,即可播到苗床上。苗床的構造,可利用板坑,加稻草繩圍捆而成。苗床中間撒放一層糠灰,上鋪河泥7~10厘米,并濾去過多泥水,再將絲瓜種子每隔5厘米插入土中,然后覆蓋一層糠灰與腐熟雞糞,以保溫和防止泥土干裂,澆水時不致將泥土沖刷掉。活動苗床體積不大,便于每天早晨置陽光下催促生長,晚間或雨天可移放室內。此法生長發育快,植株整齊,減少缺株,較直播法為優。

(2)直播法:以谷雨至立夏播種為宜,先開穴,行距170厘米,株距5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入糞250千克及缸巖等作基肥,每穴播下種子4~5粒,各粒相距3厘米,蓋上泥土3厘米厚,再蓋葉草,以保持土壤中濕度、溫度,以利發芽,7~8天苗抽出后,即撤去覆蓋物。

(3)移植:當苗長出3片真葉時可進行移植,一般在立夏前后。先將苗床上的苗株行距用刀劃斷泥土,使每株幼苗的泥土分開,再將泥土連幼苗移去種植,這樣成活率高。直播苗抽出3片真葉時,即進行間苗,每孔選留健壯苗一株,拔去其余弱苗,以利植株生長。

栽培管理

1、施肥:絲瓜吸肥強,需肥量大,但在施肥時,需根據生長情況,適時給肥,否則會造成減產。第1次在下種后,施河泥每667平方米1000~1500千克,基肥必須施足,可以使枝葉生長旺盛,產量增加。第2次在苗未上棚前,每667平方米每次施入糞250~500千克,并要小施薄施,會多生瓜,否則會因氮肥過多,使植株生長旺盛,養分集中于枝葉,易于造成夏花凋落,夏瓜少結或不結。要等秋后絲瓜漸退黃,秋花增加,秋瓜較多,但品質差,產量低。第3次在絲瓜上棚結瓜累累下垂時,應多施肥料,否則養料不足,易造成大小不勻,最好每隔7~10天施肥1次,約5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人糞250千克;第4次待頭批瓜采摘后,繼續追肥500千克,使秋瓜增產。

2、搭棚:絲瓜是蔓生植物,不搭棚伏地生長,易使瓜腐爛,同時留種瓜也不可能。搭棚的作用,是使在葉蔓繁盛時期(4、5月),用人工方法使蔓藤纏繞向上,有利于幼瓜正常生長。棚架在瓜地四周,用粗約10厘米的粗木樁,每隔2木樁用3腳架,木樁埋入土中34~50厘米,以防被風吹倒。每株絲瓜旁均需有竹竿支撐,便于攀緣上升,棚的高度為230~270厘米,棚頂以小竹縱橫扎成正方形,使瓜藤伸長。瓜棚木料一般可使用3年左右,為延長耐用率,最后將木樁基部用火燒烘四周成一層薄炭狀,再涂上少許瀝青油,可避免腐爛蛀蝕。

3、摘椏杈:藤蔓高165~200厘米,須剪去下部分叉,促使上部分枝能多結瓜。由于絲瓜開花時,先開3~4朵雄花,雌花后放,如雌花連續3~4朵開放,宜摘去頂部,以保證每一花株均能結瓜。因此,絲瓜果長34~40厘米,過半數以上時,應施濃肥,如早期多施肥,養分集中枝葉,雌花即難于保留。瓜的幼果一般多呈弓形,倘任由自然成長,易于彎曲不整,必須用人工整形。整形方法是在絲瓜的末端用小石塊或瓦礫片以線系上,使慢慢變直,但重量必須掌握,過重易使瓜折斷或受傷枯萎。如發現絲瓜有擱置在棚架上,應及時整理拉下,使其懸于棚下,以生長平直,提高規格品質。

收獲與加工】收獲分夏、秋兩季。夏瓜在絲瓜脫花后約60天,即秋分收時可采收。采收標準以瓜蒂黃、瓜身輕、瓜內無肉質的為好,這樣絲瓜絡色白、質硬、留養得過老過嫩均不宜,過老瓜身雖硬,但色黃;過嫩色雖白凈,但質地松軟。秋瓜是隨著蔓繼續伸長、繼續開花,結瓜后由于氣候轉涼、瓜蒂不會發黃,采收以瓜身輕或剖視瓜子發黑時為標準,一般以瓜花落后約80天,即立冬前采收。霜降后所結的果,品質差,不能藥用。

將摘下的絲瓜,用棕繩捆住,每捆20~25千克縛以大石,浸入河底,勿使浮起;也可扎成小把,每把10~20條,緊扎在竹木棒上,并把棒一端削尖,插入水中,促使瓜皮腐爛。夏瓜浸水要7~8天,秋瓜要10天,只要看其外皮層已變糊狀即可撈起,拆開捆繩,分別于清水中搓擦洗滌,待外皮褪凈,倒出里面子粒,再經日光曬干,即成絲瓜絡。

藥材形狀】本品為維管束縱橫交織而成的多層細密而堅韌的網絡狀,全體呈壓扁的圓柱形、紡錘形或長棱形,兩端細,略彎曲,長25~70厘米,直徑5~10厘米。表面淡黃白色,極粗糙,有時殘存有果皮及膜狀的果肉,體輕,質韌,富彈性,橫切面可見有子房3室形成3個孔腔,偶有殘留種子。氣無,味淡。

】廣東、廣西所用的絲瓜絡為棱角絲瓜Luffa acutangula Roxb.的果實。


相關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