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中藥材,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疝氣、癬癥等。除了藥用,丁香還主要用于肉類、糕點、腌制食品、炒貨、蜜餞、飲料的制作,在生活中應用廣泛。那么,丁香的食膳方法有哪些呢?
丁香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濃烈、油多者為佳。丁香的花蕾為公丁香,其成熟的果實為母丁香。二者的性味功效相似,用法用量相同,但母丁香氣味較淡,藥力較弱,一般均選擇公丁香。
1.丁香鴨湯:溫陽補虛、消食健運
(1)材料制作:凈鴨肉300克,丁香、肉桂、草豆蔻各5克。蔥段、姜片各10克,醬油10毫升,白糖、鹽各適量。將鴨肉剁成塊,焯水后洗凈。鍋內放入鴨塊,加適量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蔥段、姜片、醬油,改小火,煮20分鐘。再放入丁香、肉桂、草豆蔻,續煮1小時,至肉爛,加糖、鹽調味即可。隨餐食用,吃肉喝湯。
(2)功效:鴨肉健脾補益,搭配溫熱暖胃的丁香、肉桂、草豆蔻,可起到溫中和胃、溫陽補虛、消食健運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寒諸癥。
(3)適用人群:適合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腹脹、呃逆、噯氣、反胃、嘔吐、腹瀉者。鴨肉是滋陰養血的涼補佳品,最宜夏季補益食用。
(4)禁忌:因實熱引起的腹痛、吐瀉者不宜。
2.丁香生姜膏:溫補脾腎、和胃降逆
(1)材料制作:丁香50克,姜汁100毫升,蜂蜜300毫升。將丁香研為細末,過篩。丁香末加入姜汁、蜂蜜,調成膏狀,裝瓶密封保存。每日服用1次,每次20毫升。
(2)功效:丁香、生姜都是暖胃散寒、止嘔逆的天然良藥,合用有溫補脾腎、和胃降逆的作用。
(3)適用人群:適合脾腎陽虛所致的呃逆,癥見呃聲低弱、面色蒼白、手足不溫、腰膝酸軟、舌質淡、苔白潤者。秋、冬寒冷季節食用尤宜。
(4)禁忌:胃熱等熱證引起的嘔吐者及陰虛內熱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