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Corydalis Rhizoma。
【來源】:罌粟科植物東北延胡索Cordalis ambigua Cham.et Schlecht.的塊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上端稍下凹,直徑0.5~2.5厘米,黃色。莖細軟,不分枝或分枝,易折斷,基部以上具1鱗片,有時鱗片和葉腋內常有小塊莖。具3~4葉,基生葉與莖生葉同形,莖生葉具長柄。總狀花序頂生,疏生3~10朵花,萼片小,早落,花瓣4,紫色或紫紅色,上花瓣片寬展,先端微凹,具短尖,邊緣具齒或多少具波狀小齒,距圓筒形,蜜腺體貫穿于距長的1/2,雄蕊6枚,二體。蒴果線形。
【藥材性狀】:球形,表面灰黃色或白色,有不規則網狀細皺紋。上端凹陷,有莖痕,底部中央稍凹陷呈臍狀,質堅硬,碎斷面金黃色或黃棕色,角質樣。氣微,味極苦。
【臨床應用】:用量3~9克,內服煎湯,或入丸散,治療全身各部氣滯血瘀之痛、痛經、經閉、癥瘕、產后瘀阻、跌撲損傷、疝氣作痛。止痛:每日用延胡索9克,酒炒研末煎服,7天為一療程。
【化學成分】:含20多種生物堿,如紫堇堿、異紫堇球堿、小檗堿、隱品堿、去氫南天寧堿、二氫血根堿、四氫小檗堿、原阿片堿、α-別隱品堿、黃連堿、巴馬亭等。另含延胡索乙素、亞油酸、香草酸、胡蘿卜苷、去氫延胡索胺等。
【配伍藥方】:①治心腹冷痛,腸鳴氣走,身寒自汗,大便滑泄:延胡索、附子各30克,木香15克。每服12克,加生姜七片煎服。(《嚴氏濟生方》延附湯) ②治血滯心腹作痛:延胡索(醋炙),五靈脂(醋炒)、草果、沒藥各等分。為細末,每服9克,熱酒調下。(《醫宗必讀》手拈散) ③治疝氣:延胡索、胡椒末各等分。每服6克,酒、水各半盞,煎七分服。(《衛生易簡方》) ④治經來小腹有塊痛:延胡索8g,血余炭4克研末。分上下午2次用黃酒調服。連服7天。(《山東中醫雜志》1984,(3):50) ⑤治產后小腹臍下痛:延胡索、桂心各15
【藥理研究】:鎮痛、催眠、鎮靜、安定;抗驚厥;擴張冠狀動脈;抑制心臟;抗心律失常;抗潰瘍;促進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含有的總堿鎮痛效價是嗎啡的40%,總堿中以延胡索甲素、延胡素乙素、延胡素丑素的鎮痛作用最為明顯,其中延胡素乙素最強,延胡素丑素次之,延胡素甲素再次,較大用量對兔、犬、猴等均有鎮靜催眠作用,延胡索乙素有對抗中樞興奮和增強中樞抑制作用;靜注延胡素乙素可縮小腦梗塞范圍、腦水腫及鈣離子抑制。毒性:總堿LD50為2840毫克/千克,延胡素乙素LD50為146毫克/千克。
【藥材性狀】:球形,表面灰黃色或白色,有不規則網狀細皺紋。上端凹陷,有莖痕,底部中央稍凹陷呈臍狀,質堅硬,碎斷面金黃色或黃棕色,角質樣。氣微,味極苦。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苦。歸肝經、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