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梔子清肝散有什么功效和作用,梔子清肝散的組成成分是什么?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下梔子清肝散的功效作用合梔子清肝散能治療什么疾病吧,希望大家都能夠喜歡。
【方劑名稱】
梔子清肝散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外用消腫止痛。用于熱病心煩,濕熱黃疸,淋證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
當歸:主治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百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甘草:其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祛痰、補脾和胃、調和諸藥的功效。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癮瘕腹痛,頭痛,風濕痹痛。
【方解別名】
梔子柴胡散、柴胡梔子散、柴胡梔子飲、梔子清肝湯
【配方組成】
柴胡7分,梔子(炒)7分,牡丹皮7分,茯苓7分,川芎7分,芍藥(炒)7分,當歸7分,牛蒡子(炒)7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
小兒三焦及足少陽經風熱,耳內生瘡作癢,或出水疼痛,或發熱。
【用法用量】
水煎,子母同服。
【方劑藥材梔子的鑒別】
(1)本品粉末紅棕色。內果皮石細胞類長方形、類圓形或類三角形,常上下層交錯排列或與纖維連結,直徑14~34μm,長約至75μm,壁厚4~13μm;胞腔內常含草酸鈣方晶。內果皮纖維細長,梭形,直徑約10μm,長約至110μm,常交錯、斜向鑲嵌狀排列。種皮石細胞黃色或淡棕色,長多角形、長方形或形狀不規則,直徑60~112pm,長至230μm,壁厚,紋孔甚大,胞腔棕紅色。草酸鈣簇晶直徑19~34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梔子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梔子苷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黃色斑點;再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