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夏季到了,很多朋友容易中暑那么中暑了應該怎么辦呢?中暑了應該如何治療?容易中暑的朋友如何預防中暑呢?中暑的癥狀有哪些呢?一般中暑包括重度中暑,輕度中暑,以及先兆中暑等,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中暑了怎么辦?中暑應該如何預防吧,希望對大家健康有幫助
1.昏倒的患者,應將其迅速抬到環境涼爽的地方,解開衣扣和褲帶,有條件者可在患者頭部、兩腋下和大腿內側等處放置水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時用風扇向患者吹風。上述治療過程中,必須用力按摩患者四肢,以防止周圍血循環停滯。
2.對重度中暑者,應在作上述降溫措施的同時,將患者迅速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3.當出現中暑先兆癥狀或輕度中暑時,應立即離開高溫作業環境,到陰涼安靜地方休息,補充清涼含鹽飲料。民間常用的利痧療法也有較好的效果。
4.病人清醒后,可給病人喝些涼開水,同時服用十滴水或人丹等防暑藥品。
1.先兆中暑
暴露于高溫環境時,出現大汗、四肢無力、頭暈、口渴、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鳴、動作不協調等伴或不伴體溫升高。若脫離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的地方,及時通風降溫補充冷鹽水,短時間就可以恢復。
2.輕度中暑
先兆中暑癥狀繼續加重,體溫上升到38攝氏度以上,并且出現皮膚灼熱、面色潮紅或脫水(如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癥狀。采用和先兆中暑相同的處理方式,數小時內可恢復。
3.重度中暑
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熱痙攣多見于健康青壯年。表現為在高溫環境下進行訓練時,訓練過程中或訓練后出現短暫性、間歇發作的肌肉抽動,一般持續時間約3分鐘。患者常常無明顯的體溫升高,可能與大量出汗的情況下,只補充水分、不補充鹽分,體內大量缺鈉或者過度通氣有關。熱衰竭多見于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疾病的人群。患者出現以血容量不足為特征的一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多汗、疲勞、乏力、眩暈、頭痛、判斷力下降、惡心和嘔吐等。
預防中暑,就不要經常在高溫的天氣下活動,避免正午時分最熱的時候,要在清涼的環境里納涼。外出活動時,要注意補充鹽分和水分,可以喝綠豆湯來解暑,也可以使用藿香正氣、十滴水等藥物解暑。出現頭暈、心慌等中暑反應的時候,一定要馬上停止活動到陰涼的地方進行補充鹽水,充分的休息。
1.適當飲水補充水分
高溫酷暑的夏天,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及時補充水分;千萬不要等口渴時才飲水,因為口渴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
2.充足睡眠養足精神
夏天的中午,烈日當頭,酷暑炎炎,人們最容易疲勞犯困。我們不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而且適當的午睡一會不但可以避開高溫而且可以養足精神, 使我們的大腦和身體的各系統都得到放松, 不僅利于工作和學習, 而且也是預防中暑的很好措施。
蕁麻疹 冠心病 肺結核 小兒腹瀉 淋巴瘤 糖尿病
感冒 貧血 中耳炎 痔瘡 扁桃體炎 早泄
中暑 白血病 腳氣 痛風 子宮肌瘤 高血壓
肺炎 肺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