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九月丁香_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_久久综合免费_色屁屁www影院入口免费观看

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找藥材
找藥材
中成藥
找資訊
找醫院
當前位置:首頁 > 中藥資訊 > 藥理分析
中藥禁忌 中藥養生 藥理分析 中藥種植 中藥偏方 中藥泡酒 中藥泡制 行業新聞 中藥鑒定 藥膳食療

常見調和藥對

時間:2021-09-17 15:33:15 作者:
調和之意頗多,諸如調和半表半里(少陽證),調和肝脾,調和營衛等。1.柴胡配黃芩柴胡屬辛涼解表藥,善疏散少陽,使半表之邪外達;黃芩苦寒清熱,善除肝膽之火,使半里之邪內徹。合用則兼和少陽而疏肝膽,兼療瘧疾,著名古方小柴胡湯中用之。2.柴胡配白芍柴胡辛散,疏肝氣;白芍酸柔,補肝血。合用則疏柔相濟,動靜結合

調和之意頗多,諸如調和半表半里(少陽證),調和肝脾,調和營衛等。

1.柴胡配黃芩

柴胡屬辛涼解表藥,善疏散少陽,使半表之邪外達;黃芩苦寒清熱,善除肝膽之火,使半里之邪內徹。合用則兼和少陽而疏肝膽,兼療瘧疾,著名古方小柴胡湯中用之。

2.柴胡配白芍

柴胡辛散,疏肝氣;白芍酸柔,補肝血。合用則疏柔相濟,動靜結合,主治肝郁血虛,情結抑郁或急躁,胸脅或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古方四逆散、逍遙散中用之。

3.白術配白芍

白術健脾以促生化氣血之源;白芍斂肝以免肝氣妄逆之疾。合用則剛柔互濟,為調和肝脾之要藥,主治木克土之腹痛腸鳴,脘脅脹滿,泄瀉少食等。古方痛瀉要方、逍遙散等用之。

4.白芍配甘草

芍藥酸苦,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甘草味甘,補中益氣,緩急止痛。合用則酸甘化陰,以復陰液。主治手足筋脈攣急之疼痛及各種內臟疼痛。近代用治潰瘍病、胃腸痙攣、肝膽疾病之疼痛、萎縮性胃炎、急性乳腺炎、排腸肌痙攣、神經-(三叉神經、坐骨神經)性疼痛等。實驗室研究有鎮靜、解痙、抗炎、止痛、抗潰瘍等作用。

5.吳萸配黃連

重用黃連,通過瀉心火(實則瀉其子)以瀉肝火,并清胃火。稍佐吳榮萸之辛熱,開郁疏肝,和胃降逆,且制黃連之苦寒。一寒一熱,辛開苦降,共奏清泄肝火,疏肝和胃之效。

6.枳實配白術

重用白術健脾祛濕,助脾運化,補重于消,輔以積實下氣行滯,消楛除滿,寓消于補,共奏健脾消搭之功。治脾虛胃弱,飲食停滯,癥見胱腹痔滿,不思飲食,大便塘泄者。

7.黃連配肉桂

黃連清心火,肉桂溫心腎,且引火歸原。主治心腎不交,虛陽上擾之失眠。

8.枳實配白芍

積實破血中之氣,芍藥和血緩急而止痛。合用有活血、行氣之功。又治婦人產后腹痛,煩滿不得臥,兼治擁腫。

9.青蒿配黃芩

兩者皆入膽經,善理少陽之疾。青蒿芳而涼,辟穢宣絡至佳;黃芩苦寒,直折郁熱最妙。合用則具較強的清解少陽肝膽功效,主治寒熱交作,兼療暑濕、瘧疾及目赤羞明等。

10.生姜配大棗

此兩藥每合用,古方極其多見。仲景經方中如桂枝湯類、旋覆代赭湯、炙甘草湯、吳茱萸湯等,后世方除清熱、開竅、平肝等幾類外多有用之者,如參蘇飲、歸脾湯等。生姜辛而通,大棗甘而守,合用則兼具調和營衛與調理脾胃、氣血的作用。一般說來,外感證用之多屬前者,內傷雜病用之多屬后者。

相關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