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國的傳統蘭花是姿態優美,芳香馥郁(王者之香)的珍貴花卉。但歷代醫家對它的藥用價值總結甚少。蘭花全草均可入藥。其性平,味辛、甘、無毒。有養陰潤肺,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應用于臨床內、婦科諸癥,總結如下。
1.滋養陰液,生津潤燥,治療惡性腫瘤放療后致口干煩渴后遺癥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蘭草,氣味辛、平、甘、無毒。”“其氣清香、生津止渴,潤肌肉,治消渴膽癉。”“……治消渴生津飲,用蘭葉,蓋本于此。”近代醫學科學采用鐳(鈷 60 )對部分惡性腫瘤或癌癥手術后進行放療,取得一定的療效,但對腫瘤附近的組織器官造成某種程度損害及功能的影響。如鼻咽癌,唾液腺惡性腫瘤(粘膜表皮樣癌),食道上、中段癌等的放療,致使口腔的各種腺體,尤其是腮腺、頜下腺、舌下腺三對大唾液腺及上消化道粘膜腺細胞的損壞,造成腺體的分泌大量減少,出現咽干灼熱,舌燥唇焦,口渴引飲等上消渴之癥狀。采用蘭花可治療惡性腫瘤放療后致該癥,療效甚佳。
根據臨床經驗,不同部位及器官的惡性腫瘤放療者配與部分中草藥,效果佳。如喉癌的放療患者,素與山豆根、白茅根、蒲公英并用;食道癌放療患者,應與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靈仙等合用。
2.清熱涼血,養陰潤肺,治干咳久嗽,肺咯血
現代中醫藥研究,建花全草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肺功效,臨床常用于肺結核咯血,調治久嗽干咳不止之癥。
治肺結核輕、中度咯血的患者,采用建蘭花鮮根50~100g,搗爛榨汁或水煎服,日2次,4~6天顯效。
治療干咳不止的患者,采用蘭花蕊30~50朵,水煎,放冰糖,日2次,服3~5天顯奇效。符合《本草綱目》中的“蘭草主治生血,調氣,養營,除胸中痰癖”之論。
3.順氣和血,利濕消腫,治尿道感染,婦女白帶
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黃蘭花者名蜜蘭可以止瀉止白帶,利水道,殺蠱毒,消癰腫,調月經,久服益氣輕身不老,通神明。”現代中醫認為蘭花根有順氣和血,利濕,消腫等功效。治療泌尿系感染,婦女白帶過多之癥。
采用蘭花根50g,茅根30g,冬瓜皮30g,水煎服,連服6~10天,治療尿道感染。
婦女白帶過多采用蘭花根50g,天門冬30g,百合30g,農家散養土雞1只,共燉,服湯食肉,2~3天1次,連服2~3次。
4.疏肝解郁,調和氣血,治頭暈目弦,神經衰弱
現代藥理研究,蘭花的芳香成份—芳香油,使人心曠神怡,清除宿氣,解郁消悶,提神醒腦。
治療頭暈目弦(梅尼埃綜合征),收效。處方:蘭花蕊30g,菊花15g,麥冬15g,仙鶴草20g,水煎服,日1劑。連服4~6天。這根據《本草綱目拾遺》中的“素心建蘭除宿氣,解郁。”“蜜漬青蘭花點茶飲,調和氣血,寬中醒酒”記載。
采用蘭花根50g,美人蕉頭20g,徐長卿20g,水煎服,日1劑,連服10~15天,治療神經衰弱。
5. 其他藥用
根據“蘭葉稟金水之氣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貴。而不知其葉有藥方,蓋其葉能散久積陳郁之氣甚有力, 即今之載置右者”之記載,治大便秘結,大小腸滯積,舌苔厚膩,咽干肺燥,口臭難聞,采用秋蘭花20~30朵,蘭葉50g,水煎后,待微溫沖蜂蜜30g服,連服2~3次。這符合肺與大腸相表里之論。
用鮮蘭根50~100g,洗凈,搗爛敷患處,治療跌打損傷,皮下出血,肌肉腫瘤。